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近日,法国财政部长提交了一份网络影响者良好行为指南文本,网红不得在一些社交网络上宣传整容或医美内容,在使用美颜滤镜时也必须“保持透明”,让订阅者知悉。
然而,我国因美颜滤镜而致商品失真,导致消费者受权益侵害案例不在少数。直播带货中“美化功能”的使用究竟是无可厚非,还是应明令禁止?在商业带货时使用“美颜滤镜”,是否应对消费者予以明确告知?消费者的知情权又该如何保障?
现象一
直播带货各赛道问题频现
3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有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策一体以商养测的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小红书博主“喵哒哒哒”的两个作品中,对护肤产品进行相关描述时拍摄自己在使用前的黯淡无光到使用后皮肤透亮,声称“你用一次就能瞬间提亮的美白产品”,后被中消协认定涉嫌虚假宣传。
清理黑头、粉刺、痘痘等场景在美妆博主的带货视频中也十分常见。视频中往往会通过博主本人左右脸的对比,一边通过展示闭口黑头等放大后呈现的状态或多个红肿痘痘,另一边则展示使用产品过后光滑细腻的皮肤,形成反差,以展示其产品功效,激发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