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为何月球在距今20亿年前依然有火山活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提供了新线索。3月23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中外科学家在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铁、镁、锶同位素分析后发现,单斜辉石堆晶可能对月球年轻火山的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月球质量只有地球的1.2%,这么小的天体,理论上能量是有限的。科学家们根据美国阿波罗计划带回的月壤样品和月球陨石的研究推测,月球应该在距今约28亿年至30亿年前就停止火山活动了。但此前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进行的研究显示,月球火山活动一直持续到20亿年前。”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伟彪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一不同寻常的发现,一直吸引科学家们探究“月球为何会有如此强的火山活动,火山活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要研究火山,就要研究火山岩浆产生的根源,分析月幔深部的物质成分。而月球玄武岩是月幔熔融形成的岩浆,经火山喷发至月球表面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通过对月表玄武岩的研究,可以管窥月幔深部的演化。
研究团队对两个玄武岩岩屑样品开展了三维CT扫描,确认岩屑样品是玄武岩岩屑,不是撞击熔体。
“研究火山岩浆,要重点分析月壤中的铁和镁。而外来天体撞击月球,会混染月球上的铁、镁同位素。此次研究证明,月壤存留的物质,是月球岩石本身的信息,没有其他天体物质的干扰。”徐伟彪说,这确保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