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以“虚假摆拍”视频为代表的不实信息的扩散泛滥,一直是各方深恶痛绝的现象。今年以来,“虚假摆拍”事件在互联网平台仍屡有发生,个别创作者试图利用虚假人设、情节、场景、道具等编造不实信息,凸显对立或冲突效果,引发各界网民高度关注,从而达到不当获取流量甚至变现的目的。
如有创作者摆拍发布“姐弟俩被抛弃靠捡垃圾讨生活”视频;有创作者发布“被前夫殴打”视频,甚至称已经报警;还有创作者发布摆拍视频显示,自己在四川大凉山给贫困老人发放现金,以老人的“悲惨”生活反衬自己坚持做“慈善”……
各种“虚假摆拍”视频流播扩散并引发广泛关注,一方面说明公众对帮贫济困、公益慈善等内容怀有天然的关切,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视频创作者正是抓住了公众关切的痛点与泪点,利用公众的善良心理和公义情怀,通过“专业”的制作和虚构的故事来博眼球、收割流量,以谋求不当利益。对症下药,治理“虚假摆拍”短视频乱象,必须从源头上堵住创作者操作“虚假摆拍”的出口,让“虚假摆拍”短视频既不能顺利出笼,也不能广为传播。
客观地讲,短视频平台不是“虚假摆拍”短视频的首发诞生地,而仅是其映射区域之一。即便如此,短视频平台也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采取更多措施加强综合治理,以有力有效遏制“虚假摆拍”短视频泛滥之风。
日前抖音宣布,将于5月1日上线新规,创作者通过摆拍制作、发布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等相关字样。如作品因未显著注明“系演绎”“系虚构”等字样,致使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产生误解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平台将对发布账号给予全面禁言30天至无限期封禁等处罚。同时,为更好服务创作者,抖音正在陆续上线相关“演绎”打标功能,方便创作者发布作品时一键勾选。其中,发布后打标功能已经于近日上线,发布前打标功能也在开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