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西宁12月7日电 (记者 李江宁)“通过近三年的建设,西宁市北山林场、互助北山林场、门源仙米林场等21个试点林场达到青海省现代国有林场创建标准,为总创建数量的70%。”7日,青海省林草局总经济师才让旦周对外表示。
当日,青海省现代林场创建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
国有林场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前沿阵地,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2021年开始,青海省确定开展创建现代林场试点工作,创建期为5年,即2021年至2025年。在该省110个国有林场中选定生态位置重要、森林资源丰富的30个林场作为现代林场创建试点,主要通过创建试点实现森林保护优先、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发展充分、林场富裕和谐的建设目标。
创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青海不断加强森林保护和科学管理,有林地面积保持稳定状态、林场林地用途稳定、无乱砍滥伐无序建设行为、无森林火灾发生、未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情。
通过科学造林、林分质量改造和中幼林抚育管理,青海省提高了森林质量。完成场内人工造林4860.11公顷、场外造林691.5公顷,扩大了林场经营面积;完成封山育林9189.617公顷,建立苗木繁育基地18处、211.43公顷,育苗157.24公顷、1581.5万株。
同时,青海积极探索新的产业模式和经营方式,推动了林场产业发展,打造了一批示范项目。如黄南麦秀林场设立生态教育基地,建成省级珍贵树种示范林;玛可河王柔林场建立森林生态文化展示厅,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