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呵护老人健康 守护儿童成长(两会后探落实·关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⑥)
核心阅读
廷坪乡是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的一个小山乡,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为服务好“一老一幼”,廷坪乡做了许多工作:建设长者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题;办好小学和幼儿园,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完善硬件设施,提供各类服务,满足老人和孩子们的需求……一系列举措,助力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去廷坪乡一趟不容易。早上8点从福州市区出发,进山后颠簸近两个小时,到时已近中午饭点。
这个地处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最北部的小山乡,户籍人口3万多人。同行的乡党委宣传委员徐辉介绍,由于地处偏远,廷坪乡大多数劳动力在外打工。全乡4000多常住人口,几乎全是老人和孩子。服务好“一老一幼”成了廷坪乡的重点工作。
不同于城市社区经济基础好、生活便利化程度高,山区相对缺人、缺钱、缺资源,但强化“一老一幼”服务工作却不能松劲。近日,记者走进廷坪乡实地探访。
长者食堂,饭菜飘香
到达廷坪村老人周章俤家中时,她正坐在门口晒太阳。儿孙常年在外,老伴去世得早,周章俤一个人过日子。见来了人,老人笑得很开心。
屋内不到10平方米,摆着一床、两桌、一椅,构成了老人全部的生活区域。床尾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热水壶、一副碗筷、一个电磁炉和一口铁锅。以前,周章俤还时常在这个简易的“小厨房”煮饭,煮一顿便吃上几天。一口锅,常常盛着老人好几天的一日三餐。
廷坪乡独居留守老人多,吃饭问题最让人头疼。刚到廷坪乡任党委书记时,陈铭就到老人家里走访,了解到实际情况。自此,廷坪乡下定决心,进一步满足老人的就餐需求。
近年来,在福州各大城市社区,长者食堂已基本覆盖。廷坪乡也想建老年食堂,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吃饱又吃好。可相比城市,山区乡财政有限,场地、人员、饭菜都需要花钱。怎样让老年食堂能够持续运营下去?廷坪乡党委探索互助长者食堂模式,由乡政府出地,乡贤捐资出力,服务人员由干部和相对年轻的老人担任。
2021年11月,廷坪乡第一家长者食堂在廷坪村开始营业。老人们一天交10元,三餐都可以在食堂吃。接近饭点,周章俤步行几分钟,走上街,循着香味就来到食堂。
食堂里,4张圆桌已坐满了人。除了吃饭,这里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周章俤不大爱讲话,可一进食堂,就像是到了自己家。小小空间,家长里短,笑声阵阵。
中午11点半,送餐的电动车准时停在食堂门口。不用另起炉灶,每天,做饭阿姨在乡政府食堂做好饭菜,打包好盖上保鲜膜,送过来只要几分钟。保鲜膜掀开,食堂里顿时香气四溢。老人们端起餐盘,自觉排起了队。